核雕人

橄榄核雕手艺人

MENU

论核雕刀法

长春大叔变废为宝 果核雕出“动物王国”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中新网长春3月26日电 (谭伟旗)利用废品,他造了一座微型“动物园”。26日,段永晨在吉林长春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杰作”,近千只“动物”都是用果核、衣服标签、枯枝等材料制作的,惟妙惟肖。 段永晨今年55岁,坚持巧手雕琢已有20余年之久,累计做了两万余只、

核雕刀法

夷安 王照烽

摘要:核雕刻艺术的主要技法——核雕刀法中的持刀方法,将运刀法则与艺术造型技巧相结合为主要内容,探索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时代核雕用刀思路。并提出“以文辅刀”及以书法运腕功力为核雕运刀之根基的方法,阐述了微型雕刻艺术中,“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之而神欲行,依乎天理”的雕刻理论思想。以期达到刀痕形象在核雕美学艺术中的重要装饰作用。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jor technique of core sculpture---the method of holding the carving knife in core sculpturing.It focuses on the combination of utilizing the carving knife while maintaining the artistic shape.In an effort to integrate theory with practice,the author comes up with some unconventional ideas in applying the carving knife.The paper also advances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assisting the carving knife with literature along with the adoption of brawn in calligraphy.It sets forth the theory in the field of mini-sculpture that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laws, it is minds that direct art creation rather than the eyes” .It exactly expresses the theory of micro sculpture.Thus the image of carving marks is expected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of decoration in sculpture aesthetics

关键词Keywords:以文辅刀assisting the carving knife with literature

微型雕刻艺术手法the artistic method of the mini-sculpture

刀痕形象the image of carving marks

开合切削opening--closing and cuffing

桃核雕刻:《五子登科》实物高:3.2厘米

作 者:王照烽

核雕是造型艺术中较为特殊的微型刀刻类艺术样式,它是以果核为艺术材料,用刀以细腻独特的减法雕刻艺术手法来切割块面,勾勒线段,钻孔镂眼。经过艺术家殚精竭虑将这些微型的点、线、面有机排列组合,在这果核载体上,通过刻,镂,钻,切,割,冲,剥等手法,刻画出车马舟船及佛儒道教历史人物,塑造成“天地间之灵物,霄汉之云霞,阎浮内花草”,所用微式刀具异常复杂,运用这些刀的雕刻技法更是别具一格。艺中有技,技中有艺,刀法与艺术造型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研究核雕刀法是每一位核雕艺术工作者孜孜以求的。

核雕的刀法理论无资料可查。古人有:“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 ①“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事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②的模式.,即由师傅带着徒弟,言传身教,父传子,世代承袭,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知识产权”不外泄。唐代韩愈早就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师传技艺,现场指导,只说不写,教学生实际操作过程很少做文字记录。再加上核雕是一个较小的艺术类别。被人们戏称为“雕虫小技,雕缀小媚”等,无法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提并论,专业研究人员相对较少,看似难登大雅之堂,只是作为腰间手中的把玩之物。这样,其重要的艺术技法之一 ——核雕刀法,无资料可查就不足为奇了。

核雕的用刀技法有别于其它雕刻类型,它属微雕类别。尤其是在一个核上刻较多人物或繁琐的山水人物题材时,人物的头部有时微到小米粒大小,还要五官俱全,神态各异,有了一定的艺术修养,用刀技法就是决定是否成功的关键。核雕不只是核的体积小,用的刀也小,有些虽然称之为“刀”,实际只是一根针而已,然而,就是这根针,尖的角度也有偏正,斜倚之分,也有锐角的刀锋。要有心和眼的灵敏配合,才能随时准确的分清其刀锋朝向,以达到“心想事成”的目的。有些大的刻刀也不小,也有宽度。两三厘米宽的“大刀”多用来刻胚,能快速的切削多余的毛料。这样的宽刀,用好也不宜,因为果核都是高分子化合物中较为坚硬的一类,其硬度跟象牙差不多。一次切削厚度过大,容易崩伤刀刃或崩掉大块核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人总结二十余年的核雕用刀心得并结合竹木牙雕刀法经验,试将核雕刀法略述一二。

桃核雕刻。《老子出关》 实物高2.8厘米。 王照烽作

一、 持刀方法。

持刀方法大致分三种:一种是握刀法,在打胚或做粗工时,一般用宽度在两三厘米左右的大刀,可以握在右手中,靠掌心用力,大拇指,食指中指捏住刀柄辅助用力掌握方向,左手持核顶在案边,这样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开合切削,为后期细工修正打好基础。

另一种持刀方法 ——执硬笔式法 ,是主要持刀方法,即左手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虚掌成钳形捏住核,无名指和小指辅助于掌下,右手持硬笔的姿势 ,仰锋入刀,按造型需要做切削,直线或曲线动作。无名指跟小指要在核上“扎根”,防止滑刀。也可将核摁在一突出的横木凹槽内 ,顺势用刀,这样可以减轻左手的劳累程度。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持刀姿势,更何况人的思想意识千差万别,所以,适合自己的方法便是最好的方法。正像石涛所言:“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发,乃为至法。”④

还有一种,执毛笔式: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相对全力撮定刀杆,以无名指抵着刀后,小指抵着无名指。刀杆直立而稍前倾,刀刃藏于掌中稍往下处,左手三指捏住核对向刀锋。潍坊核雕都氏核雕艺术工作者多用此法。

二、 以文辅刀。

自古就有刀笔之说,笔中有刀,刀中有笔。刀与笔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是所表现的艺术样式不同,但所表现的意义是相同的。“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⑤鲁迅先生曾说:“美术家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需有进步的思想与崇高的人格。他的创作表面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⑥由此可见,核雕刀法就有必要跟文学的“神思”联系起来应用,配合造型前期的块面所需灵活用刀,“多思如有神助”。才能更科学的使雕刻刀发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能力 ,得心应手的做好核文化。这里要求的并不是非得有“七步之才”不可,但是,艺术家首先应该是思想者,善于思考艺术门类间的相互引发,互相促进关系 。 “心灵物也,不用则长存,小用之则小成,大用之则大成,变用之则至神。”⑦试想一下,一个一人连一般的书面材料和常用专业词语都不能理解,而且对周围的事物一无所知,他在创作的就无法通过丰富而灵活的刀功技巧捕捉瞬间灵感,因为核雕刻是直接用刻刀塑造形体,没有底稿。尤其是桃核雕刻,每个桃核都用它本身独具的花纹,跟人类的指纹一样,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桃核来,都是随着构思用刀直接雕刻。向核下刀的那一刻,就像摄影师在灵感的触动中按下快门时那一瞬间的灵动,下刀无悔,况且,雕刻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艺术家在利用各种可行的刀法创作时,不仅仅是一时的灵感,而是全部的修养与智慧。正如法国作家乔治。桑所说的:“技巧一种才能,但它绝不是没有一切方面的广博知识也行的,必须去体验生活,去寻求真理,必须先有过许多锻炼,有过许多爱,受过许多苦,而同时又要不断的执拗地工作。”⑧

凡是雕刻艺术门类之间都有相同之处,如果没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无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更谈不上突破,这就是匠人与艺术家的区别所在。要明白,中国艺术的最高是文学,文学的最高是诗歌。

微中见宏的核雕手工艺,方寸之间大展万千意象

“作为一个设计师,这几年我有些玩物丧志了。一玩起核雕来,就松懈了。” 慕志柏是一名自学成才的核雕手艺人,自2008年接触核雕开始,就埋下了非它不可的种子。 从事设计师职业的慕志柏,日常工作十分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去拜师学习核雕手艺,只能从网上看资料

三、软笔书法功力是核雕用刀的基本功。

毛笔与刻刀,一为软质,一为硬质。一个是持软质的笔端向平面的纸,一个是持利刃刺向两头尖中间大肚,且整体弧形的核,的确有着本质的不同,然而,这正是中国工艺美术的浑厚之处。持软毫书写要求力透纸背,持硬刀向核细若抽丝,这一硬一软的“核心”的转换,恰恰是核雕刀法的奥妙之处。这就是艺术家一双魔力之手。就像刘琨的诗意:“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⑨有了软笔书法的腕力,指力和敏捷的眼力。心能转腕,手能转刀,再持刀刻核就能婉转自如。

四、 凝神静思,移眼于刀。

运刀时,刀路宜紧紧连绵,循环超忽,格调俊逸,意在刀先,刀尽意在。发刀有千钧之力不可阻挡,收刀须有力挽狂澜之势于毫厘之间。此时不是用手去运刀,而是用心去带刀雕刻 ,用心灵与核碰撞刮削而发出的情感火花 。甚至闭上眼睛也能运刀自如,脑子里浮现的是刀下的核 ,时刻与想象的刀路相结合 ,刀的锋尖就是艺术家的神经末梢——何时进,何时退,何时高,何时低。以及刀的收放,弯转,迟钝,侧卧,俯仰,开合,曲直,去留,轻重,沉浮,方圆,胖瘦,糙华,钻镂,疾徐等等刀势变化,都要了然于心。还要加上勤学苦练,熟能生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艺”消得人憔悴 ”后才能下刀如有“神助”。刀要扎根,脚也要扎根,而且要实。呼吸顺畅,如果稍不留神,毫厘只差便伤及手指也是常有的事。

五、刀痕形象。

笔过留线,刀过留痕。刀痕形象是核雕艺术语言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刀刻之物要有浓浓的刀味,刀味——就是刻刀在艺术家神思的驱动下经过艺术提炼在核上留下的个性路线痕迹。是核雕艺术形式构成的主要特征,是雕刻家经过漫长的艺术历程的真实写照,存不得半点虚伪。每一刀刻下去,核屑从手指间飞过去,现出新鲜的切削面,新的不规则几何形体在流动,在构思与刀推动下不断的组合,象春天植物发出的嫩梢,刚刚展开的新叶一样生机盎然,赏心悦目。其核雕作品才能卷气扑面,耐人寻味。过分的打磨光滑,线条如死蛇挂树,块面臃肿如肥猪,显示出软弱无力的病态,刀痕形象被歪曲。违背了雕刻艺术学的本意。正像孔子所言:“觚不觚,觚哉!觚哉!”⑩

运刀一波三折,三,当然是虚数,就是说刀经之处要悠扬顿挫,,一味的直刀,滑刀,浓缩在核上的块面和线条,单调乏味。更需要注意的是,细小的线条,应象音乐一样婉转于毫厘之间。“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⑾这些线条的刻画,是对艺人手感功力的考验——在毫厘之间,能做到横向,纵向,斜向立体波状行刀,是核雕刀法的精神所在。

六、      刀法精义。
古人云:“金木受攻而物象曲成,世无利器,即般,倕安所施其巧哉”?⑿核的确很坚硬,要使用 “吹毛利刃,迎风断草”的快刀,才能充分施展核雕技艺,否则,即使鲁班也无法充分发挥他的技巧。使用锋利的刻刀,还要借鉴中医的“望,闻,切,问。”即闻其刀声就知道切割深度,听声音就能估计出刀刮削的厚度,望见核的材质颜色便知道用何种刀最合适。才能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之而神欲行,依乎天理。”“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比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这就是核雕用刀方法的最高境界。⒀
 

参考文献

【1】 倪建林 , 张抒:《中国工艺文献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6年.99页。

【2】 倪建林 , 张抒:《中国工艺文献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6年,5页。

【3】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2009年,207页。

【4】 杨惠东:《石涛山水技法解析》,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2002年,5页。.

【5】 倪建林 , 张抒:《中国工艺文献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57页。

【6】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第一卷, 330页。

【7】 唐甄:{1630——1704}《潜书》

【8】 乔治。桑:载《文艺理论译丛》,1957{第1期},186页。

【9】 赵机选编,《中华古典诗词》,宗教文化出版社,北京,2001年,49页。

【10】 孔子:《图解论语》。雍也,万卷出版公司,沈阳,2008年,48页。

【11】 庄子:《图解庄子》,养生主,万卷出版公司,沈阳,2008年,23页。

【12】 宋应星:《天工开物》,内蒙古出版社,呼和浩特,2009, 锤锻第十,270页。

【13】 庄子:《图解庄子》,养生主,万卷出版公司,沈阳,2008年,23页。

鸣谢:李坤凝

刘翠

王瑞瑶

王墉

Acknowledgements: likunning

liucui

wangruiyao

wangyong

山东省潍坊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产业政策处

王照烽

2009.10.12. 修订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本文源自头条号:檀香紫檀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核雕【原创】

​八面威风凛 玲珑七窍心 本来真小物 潇洒刻当今 ​​​​​​​​

© Copyright hediaoren.com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 Yiwuku.com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